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基礎知識
2019-3-15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2018年1月23日,中央政法委召開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電視電話會議,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始。
為期三年(2018年-2020年)。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
2018年:嚴態勢,營造人人喊打的氛圍;
2019年:攻案件,提升群眾滿意度;
2020年:建機制,取得壓倒性勝利。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專項斗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入歷史交匯期的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事關人心向背、治亂興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密切相關。
通過3年的不懈努力,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特別是農村涉黑涉惡問題得到根本遏制,城鄉結合部等涉黑涉惡治安亂點得到全面整治,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管理得到明顯加強,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黑惡勢力“保護傘”得以鏟除,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環境明顯優化;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防范打擊長效機制更加健全,掃黑除惡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做到“黑惡必除、除惡務盡”。
①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政治優勢;
②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群眾;
③堅持綜合治理、齊抓共管;
④堅持依法嚴懲、打早打小;
⑤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治理。
“打黑”更多是從社會治安角度出發,強調點對點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掃黑”是從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鞏固執政基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圍內,更全面、更深入地掃除黑惡勢力,不但要打擊犯罪,還要打擊違法行為。“掃黑”更加重視綜合治理、源頭治理、齊抓共管。
做到“兩個不發生”, 即:不發生因黑惡勢力逞強爭斗、爭搶地盤導致群死群傷案件,不發生黑惡勢力持槍大規模聚眾斗毆、尋釁滋事惡性案件;實現“一降兩升”,即:涉黑涉惡舉報數量大幅下降,人民群眾安全感明顯上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大幅上升。
突出重點地區、突出重點行業、突出重點領域和突出重點打擊。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指出,重點打擊十二種黑惡勢力:
①威脅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領域滲透的黑惡勢力;
②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
③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
④在征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黑惡勢力;
⑤在建筑工程、交通運輸、礦產資源、漁業捕撈等行業、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非法占地、濫開濫采的黑惡勢力;
⑥在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碼頭、旅游景區等場所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收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
⑦操縱、經營“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
⑧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的黑惡勢力;
⑨插手民間糾紛,充當“地下執法隊”的黑惡勢力;
⑩組織或雇傭網絡“水軍”在網上威脅、恐嚇、侮辱、誹謗、滋擾的黑惡勢力;
?境外黑社會入境發展滲透以及跨國跨境的黑惡勢力;
?同時,堅決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
《刑法》《刑事訴訟法》《關于辦理黑社會性質組織
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證人保護工作規定》
證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鑒定人、被害人。
包括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黑惡犯罪的相關司法解釋,具有下列情形的組織,應當認定為“惡勢力”:
經常糾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但尚未形成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違法犯罪組織。
惡勢力一般為三人以上,糾集者相對固定,違法犯罪活動主要為強迫交易、故意傷害、非法拘禁、敲詐勒索、故意毀壞財物、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等,同時還可能伴隨實施開設賭場、組織賣淫、強迫賣淫、販賣毒品、運輸毒品、制造毒品、搶劫、搶奪、聚眾擾亂社會秩序、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以及聚眾“打砸搶”等。
根據《刑法》第294條規定:黑社會性質組織有四個方面的特征:
①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
②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
③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
④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兩高兩部《指導意見》明確“黑惡勢力為謀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響,有組織地采用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手段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破壞經濟秩序、社會秩序,構成犯罪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相關規定處理。”這里的“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手段”就是軟暴力。
“套路貸”的“借款”是被告人侵吞被害人財產的借口,所以“套路貸”是以“借款”為名行非法占有被害人財務之實。而高利貸出借人希望借款人按約定支付高額利息并返還本金,目的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息。“套路貸”假借民間借貸之實,通過“虛增債務”、“制造資金走賬流水”、“肆意認定違約”、“轉賬平賬”、“虛假訴訟”等手段,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
二年內實施尋釁滋事行為三次以上。
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并有比較明確的層級和職責分工。
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
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
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危害性特征是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本質特征。
實踐中,黑惡勢力發展一般有一個演變過程:惡勢力犯罪團伙→惡勢力犯罪集團→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
重點打擊把持或侵害基層政權組織的“問題村官”,破壞影響基層選舉,以暴力威脅或其他不法手段欺壓百姓、危害一方的農村黑惡痞霸勢力。
重點打擊以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調查公司、咨詢公司等為掩護發放高利貸、暴力討債的黑惡勢力,以及專門受雇他人從事“造勢擺場”、“擺平事端”的“地下出警隊”或“黑保安公司”。
重點打擊以“搶占地盤”為特征的,以暴力或脅迫手段排擠對手,壟斷經營,攫取非法利益的黑惡勢力,如建筑領域的阻撓施工、封門堵路、強攬供料的“沙霸”、“磚霸”等。
重點打擊欺行霸市、擾亂經營秩序的“菜霸”、“市霸”等。
重點打擊充當賭場、娛樂場所“靠山”、“保護傘”,收取“保護費”,擾亂醫院、學校周邊秩序的黑惡勢力等。
在村“兩委”換屆中,組織部門協調政法、紀檢、信訪等8個部門組成聯合審查組,對候選人進行資格把關,把黑惡勢力擋在門外。
具有這10個方面負面行為的人員不能進“兩委”班子:
①被判處刑罰、現實表現不好的;
②欺壓群眾、橫行霸道、群眾反映強烈,涉及“村霸”村鬧、宗族惡勢力、黑惡勢力的;
③參加邪教組織,從事地下宗教活動,組織封建迷信活動的;
④受到黨政紀處分尚未超過有關任職限制期限,以及涉嫌嚴重違法違紀正在接受立案調查處理的;
⑤參與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等違法手段參選的;
⑥長期無理上訪或組織、蠱惑群眾上訪,影響社會穩定的;
⑦有惡意失信行為被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
⑧道德品行低劣,在群眾中影響較壞的;
⑨原村(社區)干部近3年內被責令辭職和民主評議連續兩次不稱職的;
⑩患有嚴重疾病,不能正常工作等其它不宜提名的。
亂政、抗法、霸財、行兇。
所謂黑惡勢力“保護傘”,主要是指國家公職人員利用手中權力,參與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或包庇、縱容黑惡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為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提供便利條件,幫助黑惡勢力逃避懲處等行為。國家公職人員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將依紀依法追究黨紀政紀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公民或者個人以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名義捏造事實,對辦案人員進行誣告、陷害、打擊報復的,也要受到法律處罰。
①問題線索移交反饋制度是否落實;
②公安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是否相互協作;
③案件過問記錄制度是否落實;
④摧毀經濟基礎情況。
不能片面追求戰果,下達任務;不能把之前案件作為此次專項斗爭戰果;不能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其他專項打擊盲目結合。
對涉黑涉惡犯罪案件,一律深挖背后腐敗問題;對黑惡勢力“關系網”“保護傘”,一律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①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黨員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涉黑涉惡腐敗問題;
②黨員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問題;
③地方黨委和政府、政法機關、相關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不力的問題。
嚴查城鄉基層黨員、干部涉黑涉惡腐敗問題;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等問題。
是指既要查辦黑惡勢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惡勢力背后的“關系網”和“保護傘”,還要倒查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
問題線索快速移送、反饋機制;復雜案件同步立案、調查機制;典型案件定期會商、研判機制。
①紀檢監察機關在執紀監督的反腐“拍蠅”過程中,發現涉黑涉惡犯罪線索及發現行業管理漏洞和問題的;
②政法機關在辦理涉黑涉惡案件中,發現的涉嫌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收受賄賂、瀆職侵權等違法違紀線索,以及發現行業管理漏洞和問題的;
③行政執法部門在行政執法及處理信訪件工作中,發現涉黑涉惡問題線索的;
④市掃黑除惡領導小組收集掌握的涉黑涉惡舉報線索;
⑤紀檢監察、政法、行政機關在執紀調查、司法活動、行政執法過程中發現的與涉黑涉惡有關的其他問題線索。
問題線索的發現機關,應當在發現問題線索后7日內向有權處置的機關或有關主管部門移送相關的問題線索,并應附相關的證據材料,做好登記備案;有權處置的機關或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在法定的或者實際辦案期限結束后5日內,將問題線索或案件的處理情況反饋移送機關。
①是否準確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以兩高兩部2018
指導意見為參考;
②是否準確認定惡勢力犯罪;
③是否準確處理“軟暴力”“套路貸”等違法犯罪行為。
①依法履行辯護代理職責;
②不得觸碰底線,違法違規辦案;
③必須通過正常途徑維護自身權利。
①建立偵查與起訴、審判有效銜接;
②打擊黑惡勢力與查處“保護傘”有效銜接;
③持續打擊與動態總結有效銜接。
①對已掌握的涉黑涉惡線索要認真核查、督辦,發揮
其最大效用;
②拓寬線索搜集渠道,把被動坐等線索變為主動查找線索,提高線索發現能力;
③按照三年目標任務,制定好階段性安排,有步驟有重點深入推進,一仗接著一仗打,確保仗仗打勝仗。
可以通過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對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由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依法依紀對其第一責任人及其他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決不姑息。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對日常監管不到位,導致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要實行倒查,嚴肅問責。
依法采取掛牌督辦、上提一級、異地管轄、指定管轄以及現場聯合督導等措施。
人民群眾向政法機關提供黑惡勢力犯罪線索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和方式進行:
①撥打公安機關或當地掃黑辦向社會公開的舉報電話及郵箱進行舉報;
②通過政法便民服務平臺進行舉報;
③通過信件或向政法機關及掃黑除惡辦公室當面舉報。
①全國舉報電話:010-12389;
全國舉報網站:www.12389.gov.cn;
全國舉報信箱:北京市郵政19001信箱。
②福建省公安廳涉黑涉惡犯罪線索舉報電話:0591-87094094;
舉報郵箱:fujiansaohei@163.com
③寧德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辦公室舉報電話:
0593-2026776
④寧德市公安局涉黑涉惡犯罪線索舉報電話:0593-718223手機:17850590369
舉報郵箱:ndsgajshb@qq.com
舉報地址:寧德市閩東西路8號
涉黑涉惡線索核查辦理工作堅持屬地為主、分級負責、及時核查、妥善辦結的原則。
宣傳發動和舉報獎勵制度、定期研究和協調處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
①圍繞政治站位,重點督導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和中央決策部署情況,貫徹落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總體要求和實施步驟情況,專項斗爭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切實履行掃黑除惡重大政治責任情況;
②圍繞依法嚴懲,重點督導掃黑、除惡、治亂的成效,特別是發動群眾情況,嚴守法律政策界限,嚴格依法辦案,確保涉黑涉惡問題得到根本遏制情況;
③圍繞綜合治理,重點督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相關監管部門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加強日常監管,形成強大合力、整治突出問題情況;
④圍繞深挖徹查,重點督導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治理黨員干部涉黑涉惡問題,深挖黑惡勢力背后“保護傘”情況;
⑤圍繞組織建設,重點督導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嚴防黑惡勢力侵蝕基層政權,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情況;
⑥圍繞組織領導,重點督導各級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大統籌力度,層層壓實責任,推動解決經費保障、技術裝備、專業隊伍建設等重要問題情況。
政法部門協作機制、紀檢部門協作制度、組織部門協作機制、齊抓共管機制。
全面負責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統籌謀劃、組織實施、工作協調、督促指導、總結表揚等,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掃黑辦”)掛靠市委政法委,下設綜合督導組、摸排打擊組、違紀查辦組、組織建設組、輿論宣傳組5個專門工作組。
①在任期內因領導不力或摸排不仔細,工作不落實,應摸排或未摸排甚至隱瞞包庇,致使轄區內黑惡勢力得不到有效打擊,被上級機關掛牌督辦的;
②為涉黑涉惡案件當事人說情,干擾、阻撓辦案的;
③因泄密等違法違紀行為,造成舉報人受到打擊報復或案件發展受影響的;
④私自通過互聯網和微信、微博等通訊媒介發布與涉黑涉惡案件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
責令作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啟動教育問責“三項制度”直至給予黨政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自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以高站位、廣視野、大格局認識和把握專項斗爭,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做到以更強的政治擔當履職盡責,以更強的民本思維贏得人心,以更強的斗爭精神除惡務盡。
上一個: 淺議保安業的發展與社會控制體系的重構